boxmoe_header_banner_img

Hello! 欢迎来到ZyxBlog!

加载中

文章导读

浅谈高中物理


avatar
Zyx 2025年2月22日 209

前言

其实这篇文章老早就想写了,但是因为寒假一直在摸鱼,开学了又周周单休(怎么也得回家玩一天吧),于是拖到了现在。

高一上学期期末也是给物理上了一课,直接坠机到物理市排2000了…感觉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非常之不一样,从知识点到解题思路都得换个脑子来看待。

本文不谈解题方法,只谈解题的前提,也就是看待物理的分析思路及看法。

我将会持续更新这篇博文,我希望我的高中物理学习思路可以帮到你以及帮到未来三年的我。

正文

上了高中,发现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有几个区别其一是问题的探究从静态变成了动态;其二我认为是压轴题的运动状态更复杂,经常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惠州市2024高一期末物理试卷上的压轴题第三问。

多物体同时分析

题目如下(这道题出的挺好的

答案如下:

其中答案中圈起来的地方是考试中我丢分的点,考试时我只考虑了有多少个物体在上面运动(即使用运动时间和放置时间求),然后直接得出三个物体匀速运动时的受力。问题就出现在并没有考虑到多个物体在斜面传送带上存在不同的运动状态,要单独分析每一个物块。

我姑且把这种需要多物体同时分析运动状态来做题的称作多物体同时分析。类似这种题目不仅考察了以上我说的多运动同时分析能力,还考察了动态分析,一个传送带上存在不同状态的几个物体。

动态思维

这里我举一道我最近遇到的例题(学历案忘带回来了上网找了个差不多的)

像这种题,按照以前的思路很容易只看图直接分析。如果出现动态分析的选项极其容易掉进陷阱中。

举例选项:物块P始终处于超重状态;第一次看到这个选项时,我直接去看题目,发现小车为匀速并且用绳子拉物块从而得出共速,排除了该选项。但是这种思路是错误的,小车在运动时角θ一直在不断地变小,绳子速度=v·cosθ,其实绳子和物块的速度是一直在变快的,得出有斜向上的加速度且物块P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高中物理的题目我看来更加侧重于考察学生的动态分析能力,需要学生具有动态思维,即看到图形让图形动起来。

包括近日学习的小船过河问题。本人曾经看过一种河中间水速较快的,这种就需要动态的分析能力。并且如果题目中给出一些vt图或路径图给我们选择,我们就需要在脑中或纸上大概模拟出运动的路径。

感谢您的支持
微信赞赏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赞赏

支付宝扫一扫



评论(1)

查看评论列表
评论头像
Zyx 博主 2025年03月09日
五一假期再更新,最近忙死了,又比赛又单休的。下次整开一篇地理的😋

发表评论

表情 颜文字

插入代码